这种“可怕”的细菌要当心,3-5岁内最容易中招!
欢迎点击上方“澳洲妇幼Dr韩”加关注 ↑
幽门螺杆菌,与胃炎、胃溃疡、部分胃癌风险相关。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50%左右,成人和儿童都可能感染。不过,有研究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是3岁前被感染,而到了5岁以后,感染风险很低。
当家里有人幽门螺杆菌阳性,要不要带孩子去查?要不要治?万一孩子感染了会怎么样?如何防止传染给孩子?关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之前分享过一些内容,今天做一下汇总和更新。
(图片来自:Unsplash)
01
要不要带孩子去查?
对于没有症状的孩子,目前并不推荐常规筛检幽门螺杆菌。不用因为家里有人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担心孩子被传染了,就带孩子去体检查一下。
与吃药打针一样,临床检查也讲究风险和收益的权衡。假如,做或者不做某个检查,对健康结局并没有影响;或者做或者不做某个检查,对治疗方案并没有参考价值;或者某个检查做了之后,风险高于收益,那不做是更好的选择。
没症状去查是为了早发现早治疗,预防成年后得胃癌,也不对吗?
有的家长带孩子去体检筛查幽门螺杆菌,是觉得就算没症状,但早点查清楚,早点治疗,就不用担心成年后得胃癌的风险了。
这个想法看似逻辑合理,其实不然。现实中还有很多因素要考虑,比如:
一、无法保证不被再次感染
假如3岁孩子体检发现幽门螺杆菌阳性,然后开始治疗。就算根治成功,但不能保证不被再次感染,毕竟幼儿仍然是易感染的人群。
二、并不是所有成人感染都进展
为胃癌,就算进展也是过程漫长
就算是成人幽门螺杆菌阳性,最终发展成胃癌也只是很小一部分。此外,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到最终发生胃癌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比如从慢性胃炎进展到慢性萎缩性胃炎,然后进展到肠上皮化生,再到异型增生,最终发展为胃癌。
三、导致胃癌还有其他因素
虽然部分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有关,但胃癌发生也与其他因素有关,比如年龄、基因、性别、高盐饮食、饮酒、吸烟等。
因此,没必要为了提前预防成年之后的胃癌风险,而让没症状的孩子去筛查、根治幽门螺杆菌。想要孩子更健康,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饮食和生活习惯或许更有意义。
(图片来自:Unsplash)
02
哪些情况下要检查或治疗?
如果孩子出现消化道症状,比如恶心、呕吐、上腹痛、吃不下饭等,家里大人也有类似经历,同时排除了寄生虫感染、乳糖不耐受、便秘、肝功能问题等因素,那医生会考虑给孩子排查幽门螺杆菌。
另外,如果孩子有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或者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cITP),也可能会筛检幽门螺杆菌。
如果孩子已经被诊断相关疾病,比如被诊断有消化性溃疡病、不明原因的难治性缺铁性贫血,同时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那医生会考虑使用药物治疗。
总体来看,是不是检查和治疗,医生需要结合孩子的个体化情况来综合考虑。
03
孩子感染了会怎么样?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是一种微需氧细菌,可存在于粪便、唾液和牙菌斑中。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在胃里存活。
(图片来自:Shutterstock)
不过,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可怕。因为,虽然幽门螺杆菌的确被归为成人 I 类致癌物(胃癌),但对儿童来讲,感染后是否会带来严重健康后果,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也就是说,幽门螺杆菌与部分胃癌之间的关系,是针对成人,而不是儿童。
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孩子腹痛的关系,除非小概率情况下孩子有消化性溃疡病,单纯的幽门螺杆菌感染也不一定导致腹痛。
2010年的一项系统回顾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儿童慢性复发性腹痛无关;幽门螺杆菌与上腹痛之间的关系,证据不统一;有少量证据提示幽门螺杆菌可能与短期(少于3个月)复发性腹痛有关。
因此,关于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我们要引起重视和警惕,但没必要因此而焦虑甚至恐慌。
(图片来自:Unsplash)
04
如何保护孩子预防感染?
幽门螺杆菌到底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科学界还没有明确答案。目前,认为幽门螺杆菌主要通过粪-口,口-口途径传播。即可能因为吃了被幽门螺杆菌污染的食物或者喝了被污染的水被传染;或者可能通过接触感染者的唾液而被传染。
因为幽门螺杆菌的确切传播途径还不清楚,因此目前没有专门针对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预防建议,也没有疫苗。
与预防其他消化道传染病类似,为了预防孩子感染幽门螺杆菌,个人卫生习惯很重要。比如:
教孩子饭前便后要及时正确洗手;大人给孩子准备饭菜前,也要认真洗手;注意饮食安全,食物彻底煮熟了吃,同时也要注意饮用水的清洁安全。而从饮食卫生角度,提倡分餐制,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大人嚼碎了食物再喂孩子,或嘴对嘴亲孩子等,要避免。
总的来讲,幽门螺杆菌感染很常见,大部分是3-5岁前被感染。如果家里有人查出幽门螺杆菌阳性,不用过度惊慌,也不用因此而带孩子去常规筛查幽门螺杆菌。家里人人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也许对保护孩子、防止被传染更有意义。
- 部分参考来源 -
1. Schistosomes, liver flukes and Helicobacter pylori. IARC Working Group on the Evaluation of Carcinogenic Risks to Humans. Lyon, 7-14 June 1994. IARC Monogr Eval Carcinog Risks Hum 1994; 61:1.
2. Spee LAA, Madderom MB, Pijpers M, van Leeuwen Y, Berger MY. Association between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gastrointestinal symptoms in children. Pediatrics 2010;125:e651-69.
3. Jones NL1, Koletzko S, Goodman K, Bontems P, Cadranel S, Casswall T, Czinn S, Gold BD, Guarner J, Elitsur Y, Homan M, Kalach N, Kori M, Madrazo A, Megraud F, Papadopoulou A, Rowland M; ESPGHAN, NASPGHAN. Joint ESPGHAN/NASPGHA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elicobacter pylori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Update 2016).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7 Jun;64(6):991-1003.
4. Koletzko S, Jones NL, Goodman KJ, et al. 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from ESPGHAN and NASPGHAN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in children. J Pediatr Gastroenterol Nutr 2011;53:230-43.
5.Helicobacter PyloriinChildren:https://www.stanfordchildrens.org/en/topic/default?id=emhelicobacter-pyloriem-in-children-90-P01996
6. Helicobacter Pylori (H. Pylori): https://gikids.org/digestive-topics/helicobacter-pylori/
-END-
如果觉得有用
分享给更多人阅读
往期回顾
设置星标,不再错过我的推送:
1. 点击文章标题下方蓝色“澳洲妇幼Dr韩”
2. 点击右上角“...”
3. 点击“设为星标”
长按关注,阅读喂养|睡眠|养育|孕产科普
一起做成长型父母
分享 点赞 在看 ↓↓↓